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《牡丹亭》简介《牡丹亭》全名《牡丹亭还魂记》,与《紫钗记》、《邯郸记》和《南柯 记》合称“玉茗堂四梦”。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,坚决反对封 建礼教的精神,揭露、批判了程(程頣、程颢)朱(朱熹)理学“存天理、灭 人欲”的虚伪和残酷,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、文化专制的一次冲 击。《牡丹亭》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。明代话本小说《杜丽娘慕色还 魂》为《牡丹亭》提供了基本情节。 《牡丹亭》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,共55 柳梦梅的爱情故事。与其《紫钗记》《南柯记》《邯郸记》并称为“临川四梦”。此剧原名《还魂记》,创作于1598 《牡丹亭》,全名《牡丹亭还魂记》,即《还魂记》,也称《还魂梦》或《牡丹亭梦》,传奇剧本,二卷,五十五出,据明人小说《杜丽娘慕色还魂》 而成,明代南曲的代表,汤显祖著。 《牡丹亭》与《西厢记》《窦娥冤》《长生殿》(另一说是《西厢记》 《牡丹亭》《长生殿》和《桃花扇》)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。 汤显祖万历二十六年被罢免还家,绝意仕途,笔耕以终老。其一生四部传 奇杂剧比较著名,《牡丹亭》、《南柯记》、《紫钗记》、《邯郸记》(又称 “临川四梦”),其中,以《牡丹亭》最为著名,他本人也十分得意,曾说:“一 生四梦,得意处惟在牡丹。
”明朝人沈德符称“汤义仍《牡丹亭梦》一出,家传 户诵,几令《西厢》减价。” 《牡丹亭》是汤显祖的代表作,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。作品 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,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、呼唤个性解 放、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,感人至深。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 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,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,喊 出了要求个性解放、爱情自由、婚姻自主的呼声,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 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。《牡丹亭》以文词典丽著称,宾白饶有机趣,曲 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。明吕天成称之为“惊心动魄,且 巧妙迭出,无境不新,真堪千古矣!” 汤显祖在该剧《题词》中有言:“如杜丽娘者,乃可谓之有情人耳。情不 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生者可以死,死亦可生。生而不可与死,死而不可复生 者,皆非情之至也。”阅读《牡丹亭》,享受文字的飨宴,穿越时空的生死之 恋,不必借助现代科技,缠绵秾丽,至情弘贯苍茫人世,迤逦而来。 故事梗概: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,说同他有姻缘之 分,从此经常思念她。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,才貌端妍,从师陈最良读 书。
她由《诗经关雎》章而伤春寻春,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 半枝垂柳前来求爱,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。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,一病不起。 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,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 太湖石底。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,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“梅花庵观”。三年 后,柳梦梅赴京应试,借宿梅花庵观中,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,发现杜 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。杜丽娘魂游后园,和柳梦梅再度幽会。柳梦梅掘 墓开棺,杜丽娘起死回生,两人结为夫妻,前往临安。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 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,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。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,受杜 丽娘之托,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,结果被杜宝囚禁。发榜后,柳梦梅由阶下囚 一变而为状元,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,强迫她离异,纠纷闹到皇帝面 前,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。 思想内容: 《牡丹亭》成于万历二十六年(1598),据作者说,其题材来源是多方面 的,其中明代话本《杜丽娘慕色还魂》影响最大。汤显祖对话本《杜丽娘慕色 还魂》的加工改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突出杜宝等人的卫道士立 场;二是改变杜、柳门当户对的关系;三是改话本杜丽娘封建淑女色彩为叛逆 女性;四是强调追求自由爱情的艰难曲折。